慧聪水工业网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占我国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中国主要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而现实情况是全国绝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手段,村庄的污水处理率还不到10%。在2015年“第五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和专家,从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村镇污水处理概况
据住建部门统计,2010年末,我国有272.98万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7.6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7.36%。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冲厕所在农户开始普及,洗涤用水增加,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量和集中供水率显著提高。2010年,村镇集中生活用水量达170.29亿吨,其中村庄生活用水量达115.69亿吨,接近城市生活用水量的50%(城市集中供水率为96.7%,集中供水的行政村占52.3%)。2010年,全国村镇污水总产生量达136.2亿吨,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22.9%。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出,已成为湖泊和河流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太湖流域为例,农村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太湖污染的贡献率氮为35.35%,磷为59.65%。随意流淌的污水也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环境,对村民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农村污水不治理,水体污染治理将事倍功半。
2010年起,住建部启动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以及生态村建设试点等工作,推进村镇污水垃圾治理工作。2005年,住建部提出新农村建设,进行村庄整治活动,截至2010年底,已投入数百(2010年统计数据)亿元,共整治15万个行政村。其他各部门也采取了一些相关行动:
环保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截至2010年底,已投入近60亿元,共整治4万个村镇。
农业部:从2005年开始开展农村清洁工程,截止到“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约2000万元,共整治了1100个示范村。
卫生部:进行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每年投入近亿元,到2010年底,农村的卫生厕所改造率达65%。
这些农村污染项目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局部缓解农村污染的作用。但是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村污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
2010年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只占6%。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于空白,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行政村污水处理率较高的地区也仅达到48.6%、31.9%、19.6%和9.6%,华北、东北地区各省的最高污水处理率为3.5%,西北地区仅为0.6-1.3%。因此,在继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及发达地区全面启动农村污水处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达到污染物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
二、主要问题
制约农村污染有效控制的瓶颈是:缺乏资金保障、缺乏科学规划、缺乏高效组织、缺乏技术标准、缺乏长效管理。在技术方面:城市污水厂的技术工艺不适合,需要研究和总结真正适合农村的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在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规程、规范、准则和标准等;在机制方面:缺乏有效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与长期运营机制。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1.中央财政引导不够
一是目前我国中央政府没有设立村镇污水专项资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向这方面有所倾斜。二是现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用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费用偏少。截止到2010年,我国人均排水设施财政性资金支出,城市:175元/人;建制镇:104元/人;村庄:13.7元/人,不到城市水平的8%。三是补贴环节不合理,重建轻管。
2.地方和村集体财政负担较重且不可持续
一是建设费用动辄千万,运行费用每年数百万元。二是乡镇负担大,即便经济条件好的镇也很吃力。三是取消农业税后,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据调查,开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平均每年需要支出6万元左右的运行费用。
3.居民收费困难
一是污水处理是一种公共服务设施,我们应该向居民适当地收费,但他们长期享受福利服务,不习惯缴费。因此,这种收费制度的建立,确实现在非常困难。二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向留守老人收费存在困难。
4.管理和技术人员严重匮乏
一是管理人员缺乏:平均每个乡镇从事村镇建设管理的人员不足3人,60%的乡镇仅一名村镇建设管理员;专职从事村镇污水管理的人员匮乏。二是技术人员紧缺:高等院校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从业技术人员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
责任编辑:童志威
13606631188
555000jc赌船 版权所有(C)2020 网络支持 中国化工网 全球化工网 生意宝 著作权声明 备案号:浙ICP备20020014号-1